其实在去年那篇总结中,我就已经说过,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今年肯定是一个比较难的年份。但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今年会这么的难,更没有想到,年底会经历这样的大转折。
当然,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网上有很多人又在呼吁封控,但我们心里都清楚,再回到过去的防控已经不可能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回顾,更不代表我们不应该总结、反思。毕竟直到11月下旬,新华社还连天发文,呼吁坚持防控,坚持动态清零。然而进入十二月,大势就进入了急转。这转折之剧烈,影响之巨大,不得不让人蹉叹。
当然,很多人依然执拗的认为,这是不得不为——因为防不住了。这话本身当然没错,到11月下旬时,局面确实就是防不住了,想不放也不行。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防不住?
很多人简单的原因将其归结为病毒本身——RO值逼近20,防不胜防,西北封控百日依然无果就是明证,所以无需再靡费粮饷做无用功。
这个解释表面看很有说服力。但结合实际,却明显不够全面。因为在片面强调超高R0值,以及随之而生的防控失效论的同时,这种解释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两个事实:
首先,病毒RO值的提升,与潜伏期的缩短是相伴相随的。原始毒株RO值确实低,但潜伏期却是14+7甚至14+14。而到了当下版的奥密克戎,潜伏期已大幅缩短,快则2-3日,慢则8日之内就会出症状,就算极品点的,10日之内也会暴露。
潜伏期的缩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要封城静默,理论上8-10天之内就可以解决问题,就算考虑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两个5+3,也基本上可以搞定。所以,如果封控能够严谨周密,一个8日周期——最多10日,就可以让城市在维持一部分限制的条件下初步解封,总体上两个周期,一座城市就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绝不至于像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期间,动辄一个月起步。
传播力的增强,与潜伏期的缩短同步,这意味着虽然封控次数虽然会比以前频繁,但封控时间理论上是可以大幅缩短的——如果这种理论能过落于实践,造成的综合影响和社会伤害力,并不会比之前超出太多。
那么,这就延伸出第二个问题——西北封城百日。西北一些地方确实封了百日——这突破了经济和社会承受力的极限,也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封控已经失效的证据。但在西北封城百日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无视,东南各省在此期间一直控的相当好,基本上也没怎么封——这还是国内其他省份新增大增,防疫内控成本和压力大增情况下。
为什么西北封城百日无解,东南各省却能歌舞升平?是东南比西北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导致人员流动不频繁?
这好像是说反了吧!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人员流动性,东南各省都比西北要高的多。如果西北封不住就证明封控对病毒依然无效,病毒传播条件更佳的东南各省却能长时期安然无恙,这又该怎么说?
所以,病毒的高RO值,只是防控失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防控最终失效退场,除了病毒本身传播力,以及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差距以外,其实还离不开一个关键原因——人心散了。
毕竟防控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上下齐心,全民配合基础上的,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不配合,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抗拒乃至破坏,病毒的高RO值,就可以在翻墙、冲卡、拒绝隔离、打大白,自我陶醉土嗨的盲流助推下,将封控时间无限延长,将封控成本无限拉升,最终突破财政承受力、经济承受力和政治承受力的极限,将所有人拖入到社会达尔文的丛林之中。
为什么人心会散?除了静默本身带来的现实压力,舆论场的混乱难辞其咎。回顾去年11月,各种奇谈怪论内大肆流传,核酸造假等本是极少数的负面事件也被无限放大,核酸利益集团绑架政策等低级阴谋论更是大行其道——这极大的搅乱了大众的心智,极大的钝化了民众乃至基层防疫人员的防疫信念。再结合放开后就会回到从前的盲目憧憬,最终导致了堡垒从内部的瓦解。
但事实呢?现在回头看,90%以上无症状和一场感冒,已经被证伪;放开了就可以回到2019,更被大街的冷静寂寥打脸——不仅回不到2019,连解除管控前都回不到。
这是必然的结果,封控时被讥讽为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清零派,瞬间化身为防疫钉子户,捏紧他们确实相对充裕的钱袋子闭门不出;感染者染病和恢复期的居家住院,以及对重复感染的恐惧,还有一波又一波重复感染小高峰期间的群体下意识避险,再结合全球经济危机,工业和物流业劳动效能折损加剧的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和消费能力削弱,决定了线下服务业——也是这次放开最积极推动者们,在2023年多半将更加难过。
其实官方对此是有预判的。所以直到11月末,新华社还连发社评,呼吁坚持动态清零,希望凝聚人心,重塑共识——只是人心已散,群众非要跳火坑,官方也徒唤奈何。
最无语的是,当这些群众如愿跳完火坑,发现情况不是那么回事时,又反过头来怪专家误导。
可专家真的误导了吗?联防联控机制上的吴尊友,一直呼吁防疫管控,哪怕到最后放开木已成舟,还苦口婆心的告诫大众,奥密克戎绝不是一场感冒;可大众却对这位官方盖章认定的首席流行病学专家视若罔闻,甚至破口大骂,而对一些网上乱七八糟的论调奉若圭臬,非要把病毒当成益生菌。
这到底是专家不行?还是群众自己的眼光不行?
我觉得专家其实是行的——至少官方盖章认定,让其代表自己发声的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是行的。不行的,是某些不知出处、甚至别有用心的网络自媒体和江湖术士。不行的,是某些放开群众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认知!
这话官方不会说——毕竟站在它的立场,任何情况下它都不可能指责自己的人民;这些话当初大喊放开的群众自己也不会说——毕竟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的,就算意识到了也不会承认,这是人的本性;至于牛鬼蛇神,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他们就不必再说或者不屑再说;甚至绝大部分自媒体,他们也不会说——毕竟大家都是吃流量饭的,怎么能得罪这一大票衣食父母呢?
但我无所谓。虽然我也是吃流量饭,有时候为了恰饭,也会适当迎合。但今年底发生的事,着实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管你脱粉不脱粉,取关不取关!
当然,整体而言,我们依然还是比海外优秀的——毕竟我们多扛了三年,生生把原始毒株熬成了毒性大弱的奥密克戎。但现在看来,之所以能取得这种相对优秀的成果,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更优秀的群众,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更优秀的政府,更优秀的执政党。相较于那些只想着选票,只想着谋取政治利益的西方执政党,我们的执政党确实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放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身上——而它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号召力也确实更强。只不过,再强的政府,再强的执政党,其能力也有边界的。当大众非要跳火坑,那它也拦不住,能做的只能是跟着大家一起跳。
用户评论
我也经历过跟现在文章描述类似的事情,那段时间真是自我怀疑和迷茫,还好最后熬了过来。希望这个火坑可以帮助更多人避免同样的痛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很贴切啊,很多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跳进了火坑,后来才明白自己受骗了,希望以后更谨慎一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哎,总有人喜欢去火坑里头烤焦自己,然后出来教训大家。但愿这样的教训能被人记住,也帮到更多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共鸣,以前我也是如此冲动,不思考后果就做了很多事,导致最后后悔不已。现在明白了,一定要谨慎行事,先多想一想再做决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跳进火坑后才知道烫手,这不是废话吗?希望有些人能够在经历教训之前就能认识错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冲动的行为会让我们陷入痛苦和绝望。要学会冷静思考,避免掉入同样的陷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火坑跳完了?那不是人生的常态吗?谁不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理解作者的心情,被这样的事情欺骗真的很痛苦。希望他能够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把“火焰”描述得很生动,让人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种痛楚。文章很有力量,能引起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跳进火坑可能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从失败中学习成长才更重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为什么说 "长教训了不"?难道每个人都是可以从中恢复过来、变得理智的吗?有些伤口确实无法愈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火坑跳过后,不一定会长教训。有些人只会重复犯错,他们缺乏反思的能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经历的一件事,感觉自己就像陷入了无底的黑洞,难以自拔。好在最终找到了出路,希望你能走出困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明白错误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文章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火坑跳完不一定能长教训,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才继续跳下去,就像瘾君子一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说的很对,很多时候冲动了做事就会导致自己陷入困境。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同情作者的经历,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使是跳进了火坑也可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有些情绪化,虽然表达出了对过去的痛苦和反思,但缺乏客观性和理性分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而言之,人生充满了跌倒和迷茫,跳了多少个火坑才明白道理? 重要的是学会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前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