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上午,我乘车到达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部的阿拉村。
这座村子离市区约50公里,原以为一小时能到,但因为修路,走的都是农村小道,花了一小时四十分钟,摇摇晃晃才驶达村头。
我特意选择了一处远离市区的村庄,以保证当地农业数据的原汁原味,不会受到城市工业的影响。
路上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行驶在松嫩平原的乡间,一路望不见山丘,视野极开阔,七月底的玉米地长势喜人,一片青绿望不到边,天高云淡,万亩良田犹如翠玉铺开,草嘎嘎绿,天嘎嘎蓝,看得人心旷神怡。
我这个南方丘陵地区来的土包子,一路被广阔的东北乡间景色,震撼得难以言语。
到达阿拉村时,还不到上午十点,村里头有一户人家正在操办喜事,我由向导带着,去他们家里觍着脸瞎逛,一边跟老乡嗑瓜子,一边拉起家常,打听这里的经济情况。
这个村有287户,共536人,人少户多,是因为各家分户分得勤,有三个儿子人家的,能分出四户来,村里大部分是达斡尔族,占70%,族民们已经现代化了,穿T恤说普通话住水泥房,只在本族沟通说达斡尔语,其余村民是汉族,还有极少部分鄂温克族和蒙古族。
村民们几乎每家都有小轿车,大部分是十万以内的车,看外形都略有些老旧,可能是二手车,各家大都住在一层平房里,达斡尔人的庭院显得有些杂乱,汉人则收拾得十分整洁,前庭后院种满瓜果花卉,可能是达斡尔人原是游牧民族,落脚没多少年,还不太习惯收拾定居,而汉人农耕千年,绝不放过每一块可以种植的土地,养成了有土必收的习惯。
汉人家的前庭后院都经过精心打理
我问为什么这边村里房子都只盖一层,他们说要干农活,农具一层放着方便,再说他们这地方大,习惯宽着建。
我说宅基地不都是有规定的吗?应该是成本问题吧?他们说是。沉默了一会,说确实主要还是成本问题。
我又东踅踅西摸摸,在村子里逛,见到各房子外面,通常有一个不起眼的电器设备,便问起这东西的来由。
村里人说,这是政府搞的“厕所改革”,建现代厕所用的设备,各家各户拨款5000块搞这个,以前村里都是旱厕,又脏又臭,现在都改马桶了,每家都有一个化粪池,满了就会有专门的公司抽走做肥料。
我说这化粪池多久抽一次?乡亲大笑说不知道,反正一年也满不了。
我又习惯性问起社保医疗教育的事,他们说,现在交的农村合作医疗350元一年,在区里报销80%,市里报销60-70%,村民们都有车,一般生病开车一小时,去区里和市里的医院。
社保方面最低每年200元,最高3000元,最低档的社保交到60岁以后,每个月能拿120元,大家都交的最低档的社保,最高档的能拿多少,他们也不知道。
至于教育,村里的小学原本有100来号人,但现在大家都不想生,有小孩的也都送到城里读书,不过村里小学也没停办,但就3个学生,5个老师,老师比学生还多。
怎么3个学生还要维持呢?我不禁十分好奇。
乡亲说,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村,有规定,只要有一个学生,这学校就得办下去。
最后,我打听起了最重要的土地情况和经济收入。
村里的崔书记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
“阿拉村共有田地一万亩左右,人均13亩,主要种玉米、大豆、以及少部分水稻......”
我说等下,人均13亩,我没听错吧?
崔书记说:“13亩......怎么啦?”
我说我在湖南乡下长大,我全家只有1亩2分地,9分水田、3分旱地,全家四口人,人均3分地,你这人均13亩对于我这个湖南人,实在太震撼了。
崔书记说东北是这样的,你习惯习惯就好了。
我们便继续聊下去。
原来东北这边15小亩或者10大亩叫一饷地,常用单位除了“亩”,就是“饷”,大家平时种玉米居多,因为玉米易存活、不操心,有个旱涝病虫害,也不至于绝收,省钱省事,种水稻伺候起来麻烦,价格不稳定,大家都不爱种。
崔书记自己家5口人,就种了65亩玉米,一亩地一年收1000元上下,扣掉成本,种地纯利润4-5万元,他家还养了15只鸡、15只鹅补充肉食,这里搞养殖的少,全村只有300只羊,只有一户养了30多头肉牛。
村里年轻人都不爱种地,毕竟外出打工能挣4-5千一个月,地直接租给别人种,一亩地一年也能收550元租金,一年啥都不干就有3万块上下的固定收入,再出去打工挣钱,比守着土地强。
年轻人也不爱住农村,几乎都搬到城里头去了。
除了这种粮食地,阿拉村每户至少还有两亩地的庭院,种茄子、辣椒、豆角、大葱、土豆、南瓜、菠菜、芹菜、香菜、黄瓜、丝瓜、秋葵、白菜、胡萝卜等蔬菜自己吃。
不过到了冬天,还得买南方来的蔬菜吃,这里冬季太长,一年只收一季,差不多半年撂荒,自己种不出新鲜蔬菜。
我问农民们有半年时间干什么去了?
崔书记说,一家就算60亩地,全家如果指望着地里头的收入,产出还是太低,村里头一半的人都不种地了,一年到头在外务工,去做车间工人、快递、外卖、服务员等活路,真正种地的都是承包了20饷,差不多300亩才搞,一年扣除各种费用,纯利大概10万多。
村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地
要是将来村里头老人都过世了,这些地该怎么办呢?
崔书记两手一摊:搞合作社和大机械化呗。
农村最大的进步就是农业生产机械化,从种到收全部机器搞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是过去了,等到地没人种,到时肯定搞合作社模式,阿拉村一万亩地,交给5个人就可以了,原先的农民们都进城,每年固定收一份地租就行。
美国农民平均一个人种1728亩地,如果阿拉村到时5个人种一万亩,差不多也是美国大农场的水平了。
到那时,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农业。
不过东北这恐怖的土地面积,我们湖南丘陵地带,没办法搞这种大规模机械耕收,那怎么办?
有小型农业机械啊,崔书记说,你们湖南年轻人也不种地了吧?都去城里工作,到时还得流转到合作社,还得是机械作业,一个村的地,还是交给几个人收拾。
我点了点头说:最后这一代年青农民,都会从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最后拯救农民的,还得是工业。
崔书记最后叮嘱说,你应该去建三江看看的,听说那里已经有5G无人农业机械了,那里应该是中国农业的未来。
我已经亲眼见过了,我说,我刚刚从建三江过来。
贰 北大荒
作为一个南方人,没去东北前,我从没听说过建三江,其实建三江,就是北大荒的一部分。
北大荒共5.53万平方公里,含12市74个县,泛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地,西邻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就是中国地图最东北那一大片。
图源:林羽凡(汽车之家)
形象点说,北大荒跟克罗地亚这个国家差不多大。
北大荒原本是由一大片一大片的灌木丛、沼泽地、齐胸高的草地、原始森林、湖泊等组成,据关于北大荒的纪录片记载,刚去探索的退伍军人,走到北大荒深处,蚊子寄生虫等,能密密麻麻爬满一身。
在北大荒探索的退伍军人
造成这么荒凉的原因,是满清得天下后封关,不准汉人入关内,于是荒草与野兽遍地,北大荒还是个稍正式点的称谓,其实民间管这一片地叫“鬼沼”。
建国后之所以要开发北大荒,一是国家建设大量需要粮食,而北大荒这里土地极肥沃,黑土层有50-100厘米,这些黑土层是由植物腐殖质沉积变化而来,每400年才生成1厘米,全世界只有东北平原、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才有这么肥沃的地,这种天赐之地不开发实在可惜。
二是北大荒地处东北要地,离外蒙、俄罗斯、朝鲜都近,可以起到囤田守边的重要军事作用。
北大荒的大规模开垦史,自1952年开始。
那年,解放军31个师转为建设师,其中15个师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两地负责开垦,既解决了军队数量过大问题,又起到了开发土地的作用。
1954-1956年,王震将军令铁道兵7个师,近两万官兵来到北大荒,1958年又有10万转业官兵前来支援建设。
也在1954年,苏联向我们援助了一批农业机械,在三江平原建立友谊农场,使北大荒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地区,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北大荒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一直是中国最先进的地方。
北大荒最最艰苦的奠基,是1952-1958年,由转业军人完成这一阶段,军人们从住地窨子起步建设荒原,吃了最深的苦,从1959年开始,来北大荒的人就开始来自社会各个层面。
张继颖来到北大荒的时候,正是1959年。
时隔63年后,2022年7月的一天,我在建三江见到张继颖50岁的儿子老张,听他讲起父辈的往事。
老张说,他们家原住在山东日照榛子埠村,爷爷教私塾出身,他父亲张继颖共有兄弟姐妹九人,排行第八,1959年张继颖16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日子过不下去,听说去建三江能吃上白面馒头,还能挣工资,刚刚读完初中,便跟着二哥一起前往北大荒。
家里另有三姐四姐,决定去往新疆建设兵团支边,四个人便在村口大槐树下分手,张继颖母亲腾出全家一星期的口粮,给每个孩子做了六个地瓜面煎饼,三姐最疼张继颖,给他织了条围巾戴上,还偷偷拿了两个煎饼,塞在张继颖的行李里。
两兄弟去到大东北,两姐妹去到大新疆,万里迢迢,中间全靠书信联系,一别就是48年,再见面时,大都已是七十多岁的白发老人。
张继颖和二哥从山东乘火车到达佳木斯,又乘船到达勒得利江边,之后步行18里,以知青身份,来到建三江13连报道。
后来张继颖回忆,他来时是1959年4月,眼前见到的全是荒草甸子,长满了矮灌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他们干的第一件事,是赶紧先把房子盖起来,不然等到冬天会活活冻死。
他们用两棵树做房梁,铺茅草做屋顶,把茅草倒进大泥里,用脚踩泥草和匀乎了砌墙,没有玻璃,直接用原木做门窗,赶在当年9月盖好了房子。
一边盖房,还一边开荒,先放火烧荒,再用拖拉机把土地翻过来,将草木当肥,老张说,那时候的建三江,“黑土厚达1.2米,插根筷子都发芽,种啥长啥。”
在北大荒忙活了三年后,1962年,19岁的张继颖回了趟山东日照,经人介绍,认识了老张的母亲,相亲的时候张继颖画大饼,说北大荒多好多好,能吃白面馒头,成功将媳妇骗到建三江。
把人带来后,张继颖买了一个菜墩、一把菜刀、一个勺子、两个碗、一把筷子、一个水舀子(瓢),又找单位领了间13平米的泥草房,就算正式结了婚,开始过日子。
老张向我转述这段历史时,对父亲结婚时的物件记得如此清楚,说明张继颖曾反复对他讲起过这段往事。
张继颖母亲结婚后才发现被骗了,这里的日子实在太苦太苦。
平日里干活全靠人力,顶风冒雨、爬冰卧雪地干,张继颖常常光着脚跳进冰冷的水里干活,落下了病根,老张小时候见得父亲,每年5月初,或者阴天下雨,腿就犯毛病,疼得他满地打滚,疼得拿头撞墙,脸上汗珠滚滚而下,每次见到,他都觉得深深的恐惧。
他母亲分到家属牌,也要干农活,那年头拌农药666粉都没有护具,没戴手套光着手去拌,剧毒农药直接接触皮肤,也落下一身病痛,40多岁时牙齿就全掉光了。
创业之苦,苦到他母亲怀老张六个月时,还扛着180斤的麻袋上跳板;苦到平时将大颗盐粒沾在热油里滚一滚,当菜吃算改善生活;苦到张继颖夫妇前面五个孩子都没保住,一直到老六才活了下来。
那年是1972年,老张说,他能活下来,是因为那年生活好了一点点,能吃上白面和豆油了。
但是老张后面,又有两个妹妹没活成,全家夭折了七个孩子,都是生下来就没了。
从1972年开始,建三江才有了医院、卫生员、马路,终于像点样子了。
到1985年,他们家才从泥草房搬到了砖瓦平房,建三江的生活才终于好起来。
七星农场离休干部李德恩也曾回忆,他到北大荒时,“蚊子、小咬和瞎虻,一日三班倒的咬人”,每天这三类蚊虫轮流对他们发起进攻,下田前人还好好的,回来脖子都被咬得粗了两三圈。
那时候也没有托儿所,有人带两岁的孩子下地干活,将孩子放在草粿里,结果孩子被狼叼走吃了,只留下一只小鞋子。
正是这些人的艰难破局,1959年一年,垦荒面积就达到345.7万亩。
垦出了北大荒今天近3000万亩耕地,至今惠泽后人。
北大荒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除了前面介绍的转业军人,1958-1959年来了山东支边青年共7万人,其中65%是女性,解决了许多青年的婚姻问题,1970年来了11万大中专院校和教技人员,1966年来了54万知青,1978年又来了一批自愿农垦人员。
有人来就有人走,1976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1978年达到顶峰,北大荒瞬间流失大量人口,学校十几天都没有老师上课,建三江只有大量招收有初中以上文化的新人来填补人口。
之后改革开放,建三江有了自来水、电、客车,农业机械逐渐普及,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
老张的母亲2008年因车祸去世,他父亲张继颖2014年去世。
老张说,他爸从2009年才从平房住到楼房,他母亲没赶上好日子。
老张还说,他父亲那辈人,吃一天的苦,够我们吃半年。
以张继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在历经那么多苦难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富饶美丽的建三江。
当我2022年7月到达建三江时,这已经是一座全机械化的先进农业区。
天空一碧如洗,青绿色的麦浪在风中翻滚。
再也没有人光着脚在地里劳累,忍受烈日酷暑,从插秧到收获,全部通过大机械搞定。
我甚至在现场见到了5G无人农业机械,人可以呆在办公室操作机器,门都不用出。
仿佛看到我了小时候科幻书籍里的场景。
视频加载中...
(无人机械展示视频)
建三江现在的田地,分为市场田和身份田,18-60岁的农场职工,都可以分配到身份田,市场田则是对外承包,出价高的人就可以包下来。
分到田地的许多人,家里种着几百亩地,因为是大机械作业,一年只需要在建三江工作21天,其他时间都可以在外地生活。
这里房价便宜,40万可以买别墅,20万可以买一套80平的房子,厂部的毛胚房,只要2000块一平。
这里的水稻比我在湖南农村见到的要更挺拔,杆株更高,因为机械耕作,排列更规整,亩产也能达到1200斤每亩。
建三江农田画,是通过栽种不同粮食形成不同色彩做出的画面效果
这里的农业机械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暂时还没有德国美国的机械精致,但已经足够好使,赶超他们也就是十到十五年的事了。
温室大棚里则栽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花卉,榴莲、火龙果、莲雾居然都有,还有各种无土栽培的蔬果。
今天的建三江和北大荒,就是我们八零后小时候幻想的现代农业,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这里先进行试验,再逐渐推广到全国。
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也因此占到了全国的九分之一。
当我们走向稻田,或者端起饭碗,当我们吹着空调能启动机器时,我们要知道,现在能获得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
是老一辈无数的张继颖,历经六十年磨难,开创业之艰难换来的。
中国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之路充满了痛苦,我们要向前开拓。
但也绝不能掉了前人朴素奋斗的遗志。
(未完待续...)
用户评论
终于有人写关于黑龙江的文章了!太喜欢这些壮阔的山川景色了,从小就对黑龙江充满了好奇,期待看到更多精彩画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龙的狂舞?听起来好酷啊!我一直想了解一下黑龙江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传说,这篇文章让我有些期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描述的黑龙江雪景真的让人心醉神迷,冬天的北方美景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其中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这种富有诗意的写作风格,将黑龙江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完美结合,读起来别有一番意境!期待下篇继续揭秘青龙的狂舞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字让我更加了解黑龙江了,原来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山川,还有独特的人文故事。我最近对生态旅游很感兴趣,或许有机会去感受一下黑龙江的风土人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句实话,这篇标题过于夸大的渲染有点油腻的嫌疑,希望正文能真正地体现“青龙狂舞”的效果,不要只是空泛说说罢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黑龙江并不感冒,感觉文章描述的有些像旅游宣传资料一样,没有真实感。还是等下篇再看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感染力,让我对未来的黑龙江充满期待,希望它能继续发展繁荣,成为更加美丽、让人舒适的家园!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觉得这篇文字有些文艺腔,太过于追求抽象的表达了,如果能更具体地描述一些当地的事物、人物和故事,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开头就提到“青龙狂舞”,感觉有点像在吹牛皮,期待正文能够真实地展现黑龙江的美景和文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龙江是我的家乡,我对家乡充满感情。这篇文章的描述让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虽然文字描绘得有些偏向文学风格,但我还是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期待看到黑龙江的现代化发展状况,例如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等等,而不是只停留在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描述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缺乏针对性的深度探讨,只是浅尝辄止地描绘了黑龙江的一些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挖掘它的内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很想了解黑龙江的地形特点、气候变化规律等等,希望作者能够加入更多专业的知识内容,让文章更富于参考价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描述的黑龙江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让我有一种想去探索它的渴望,期待继续跟着这篇文字去感受黑龙江的风土人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描述了一些比较经典的黑龙江元素,比如雪景、大森林等等,缺少一些新颖的视角,希望作者能够大胆地挖掘一些独特的主题和内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青龙狂舞”这三个字有些过于隆重了,标题能够再简洁些,例如“黑龙江风光纪行”会更贴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